磷青铜毛细小管的工艺方法
赤磷和电解铜按重量比1:6称料,将铜块放入鼓风焦炭炉内石墨钳锅中,加smm灰压实,加热熔化;将赤磷等分装入6个特制的加磷筒内,压实后用紫铜箔和紫铜丝封扎筒口;铜块熔化、升温至1150℃时停止加热,打开炉盖中间加磷孔,将加磷筒垂直插入铜液中,随即加磷筒封口铜箔熔化、赤磷受热,气态磷不断产生并与铜液进行化合反应;数分钟后反应完毕,缓慢提取化合速率相等。另外,气态磷具有一定的压力,通过加磷筒缺口进入熔液时使熔液产生湍流,气态磷与液态铜质点间碰撞混合,促进了化合反应
温度对化合反应的影响
磷与铜化合反应放出热量,赤磷的相变则吸收热量。根据铜一磷相图,熔液的结晶点随熔液中磷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本试验采用数次加磷方法,每次加磷熔液的结晶点都不一样。为了测定熔液温度对合金含磷量及其磷吸收率的影响,在以上条件下用6个相同的加磷筒,在结晶点以上一定温度范围内选择三组温度分别进行投加试验。试验表明最佳投磷温度,应选择并控制在大于合金熔液结晶点以上10一150`C范围内,因此可证实温度对化合物的反应直接影响磷青铜毛细小管清洗后的效果。
磷青铜毛细小管清洁工艺结论
化合反应中产生的极少量PZOS气体可随熔炉烟尘尾气有组织处理排放,对操作环境、大气环境不产生污染。
本试验采用高温光度计测试熔液温度,误差较大,主要是熔液表面的氧化膜及铜蒸气、PZOS气体的影响。生产中可改用热电高温计测温,快速准确。
本试验采用鼓风焦炭炉,不利于合金熔液的温度控制,可改用电阻增锅炉。
由于条件限制,本试验对磷的相变速率及化合反应速率未深作探讨,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本工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